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小說.文獻與史料

前一陣子在找尋關於研究計畫題目的資料...

引發了另外一連串的討論...

姑且將之放在網誌中...

希望在下粗淺的整理可以引發大家更熱烈的討論~



小說... 

尤其是歷史小說在歷史研究中被當成史料運用的時候

充滿了諸多限制

怎麼說呢? 

依照研究所叔叔學長的說法

用小說當史料的問題主要是 

1.虛構的成分過多,代表性也因此受到質疑 

2.可能只呈現出社會中片面的情況,不像正史可以表現大時代的特性

這些問題不難理解

畢竟小說為了故事的發展或多或少都有虛構的成分在

但是在史料的限制下

也就是正史關注的焦點總是在士大夫階層

關於社會當時其他人的著墨較少

研究社會史也就不得不以小說為材料

不過就連某位知名研究者在研究中都寫到

"利用小說挖掘基層社會的情
況,前景並不樂觀"

原因是在關於常民生活的資訊仍然不足

之後跟很強學長討論

很強學長也認為

小說的強度在於觀念的證明

而不是在現象的證明

其侷限性是在於只能論證已被證明的事物

另外也大多被利用在生活史跟社會史的研究上



那到底該如何使用小說來當史料??

侷限性又在哪??

為了這些問題跑去找芳哥討論了一下...

得到的結論倒是出乎意料之外!

我:用小說當史料的侷限性在哪?

芳哥:有幾個問題必須要先確定

一是人物的真偽,是創造出來的還是真有此人

之後再判斷內容的真實性

就像我常舉的例子,瓊瑤小說裡的咖啡館絕對不是平空捏造出來的....

我:小說的使用通常都以社會史跟生活史為主,那其他歷史研究可以利用小說當史料嗎?

芳哥:當然,小說中的觀察面絕對不只在生活和社會.......

(舉了從黃樑一夢中的升遷,研究唐代官制演變及配合的時期,這就不是生活與社會之範疇,而偏於官制史)



那天討論完小說的使用問題和題目的新方向我就閃人了~

這麼看起來中文系跟歷史系的人以小說為文本做研究

差異性又在哪裡?

依麵包學姊跟中文系的同學討論的結果來看

中文系跟歷史系的差異之處在於關注焦點的不同

歷史系通常著重在與時代之結合

中文系雖然也嘗試作到這個部分~

但是專注的焦點是在於寫作者的背景與探討

甚至是文章內容本身的分析

而不是著重在與時代的關係上

(感覺好史方的作法...XD)



以上這些觀點都是很有趣的~

給大家做個參考~

以上的立論都是建立在"回到史料找問題"的前提之上~

不過如果像某現就讀於中興的傑出校友說的

"東海教的研究方法過時,誰說別人作過的題目不能作?誰說沒有資料不能作? "

以這個觀點出發的話還真的不用考慮資料的問題了呢!!

管他小說要怎麼用~不重要啦~~~

哼哼~

作歷史不需要史料~

這倒是在下第一次聽說~

真想知道沒有史料要怎麼研究歷史....

也想知道這位傑出校友對東海教的研究方法到底了解了多少...

畢竟他聚說比較少出現在課堂上...



實在不欣賞傑出校友的胡亂批評...

尤其是像上面提到的"新研究方法"和"東海教授沒什麼知名度"等評論...

在下還以為研究生多用相當成熟的態度並且作出盡量中肯的評論...

之前聽到這種說法還真是讓人心中百感交集...

一樣都是研究生...

卻讓在下到目前為止還真是有了許多不一樣的見解



以上整理~

如果有任何錯誤以及缺少之處~

或是說話者本人要多作補充的~

都請善用回覆之功能~~~感謝~~~<(_ _)>

1 意見:

匿名 提到...

喜歡這篇文的"分類"--爬向專業之路(笑

真是充滿熱血的年輕人

...

不對不對 應該說 該我們一起爬向專業之路吧!!!

(當然要先以專業明目員工為目標>"<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