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きずな訪日團:2013.01.25第六天

  日本時間六點,無情的電話聲響了起來。在溫泉區最後一晚只睡三小時不到,還好身體依舊勇健。早上六點半開始是吃飯時間,七點十五分一行人又浩浩蕩蕩的離開溫泉旅館。這幾天來感覺為旅館工作人員增添許多困擾,又是幫我們排拖鞋又是送餐,實在有種非常不好意思的感覺,不過還好旅館工作人員對我們的評價比__國人好,甚感欣慰。





  離開鳴子地區後,經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後,上午十點多在紛飛地大雪中抵達南三陸町。行車途中看了地震後海嘯來臨時的影片,南三陸町有條志津川自中心流過,海嘯時海水沿著河川倒灌到更內陸的區域。十幾二十公尺高的海嘯襲捲城鎮,將房舍夷為平地,原有的景像化為一片荒土,影片中的畫面非常非常震撼。在抵達南三陸町後,也看到許多臨時建築,包含商店、協會甚至是葬儀店,都設在看起來不大的臨時建築中。一行人先到公民會館聽簡報,由鴻巣修治先生主講「南三陸町學習之旅」。鴻巣修治是南三陸町的導遊團「潮風」的成員,震災前南三陸町的導遊們主要負責向觀光客介紹當地歷史、文化、產業等等,但在震災後一切活動都無法繼續進行,於是原來的導遊們開始思考自己能夠做些什麼,因而成立了這個團體「潮風」。希望透過跟大家說明海嘯時的景況、破壞的程度等,讓大家不要輕易忘記地震和海嘯的經驗。簡報分兩部分進行,一是介紹南三陸町原有的情況,並與地震後對比;二是說明鴻巣先生自己的體會與經驗。
  南三陸町在地震發生前有一萬七千六百多人,全鎮有五千多戶,產業以三級產業為主,也就是所謂觀光業。南三陸町的海岸「袖濱」曾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又因為親潮、黑潮交會有豐富的魚產;鎮內一面面海三面面山,亦有著名的山景。南三陸町出產黃金,現今岩手縣平泉著名的黃金文化中許多黃金是自此傳入的。「三一一東日本地震」當時雖然因為當地地形的關係,這裡的震度比預期的小一些,但南三陸町沿岸卻多數受海嘯侵襲,我們所在的公民會館因為較靠近山區,是海嘯後鎮內唯一完好的公共設施。南三陸町共計六百一十一人死亡、兩百三十七人失蹤,百分之六十二的房舍被海水沖走。另外地震後因為相關疾病而過世的人相當多,但並不統計在官方數據中,實際上因地震而死亡者大概超過千人。
  南三陸町從很久以前都曾受海嘯威脅,但從未經歷如此強大的海嘯。以往是按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南三陸町發生的海嘯(3至5公尺,當年造成南三陸町41人死亡)訂立防範海嘯之標準,建立5.5到6公尺的堤防,但前年的地震海嘯最高卻高達22公尺,提防根本沒有任何作用。在海嘯中,公立志津川醫院至四樓都被淹沒,病患與院方工作人員等待救援,直到隔日才由自衛隊將受困民眾從日本救出。地震、海嘯後,2011年3月18日南三陸町共有九千七百四十六人分散至四十六處避難所避難,這些避難所多數是地區中學,震後因為停水停電,初春的東北仍然相當寒冷,避難還出現過十幾個人共用一個煤油暖爐取暖的情況。而且避難所並沒有辦法完全收容全數災民,因此還出現前往二次避難所避難的情況。當時許多支援陸續到達,自衛隊也在救助當地上發揮相當大的作用,不只盡心盡力救人、開路,還提供飲食、入浴等服務。另外,同時也有義工大量湧入災區,以及來自紐西蘭、以色列、澳洲等國家提供醫療器材。因為南三陸町有許多公職人員在海嘯中喪生,亦有其他自治體派遣職員前往支援。整個震災海嘯使得南三陸町漁業受損約35億日圓,商業方面原本繁榮的商店街當然也什麼都不剩,不過商店街的老闆們非常努力,在每個月最後一個週日舉辦「福興市集」,目前福興市集仍然持續舉辦中。
  鴻巣先生接著問「從震災中失去了什?得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對於失去生命的人來說,如果不要讓他們白白犧牲,到底該做些什麼?這裡的人決定向後世、向一般人說出自己的經歷,這也成為他們最大的使命。雖然現在有許多文明的利器,不管是通訊或是媒介都非常發達,但人是活生生的不是機器,最能夠感動人心的仍是人與人直接地傳達。以往的想法是如何加強建築物的強度等用人為的力量「防災」,但對於現在的南三陸町來說,重新思考的是如何「減災」,也就是如何減少人員的傷亡,甚至達到「免災」的效果。人對自然完全不能掌握,應該要深深地反省這一點。以往防災措施用了許多金錢,但在這次地震、海嘯時卻一點用都沒有,人往往認為可以控制自然,而今所見決定人生死的是自然而不是人。文明發展前,人對自然抱持崇敬的態度,未來該思考的也應該是如何與自然共存。有些人會認為「一生從來沒有碰到過什麼大的災害啊」,或是覺得災害不會再次重演,那只是因為生命太短罷了,對於地球的歷史我們所知道的其實非常少,未來說不定還會發生更大的海嘯,如何使將來再發生災害時保住更多生命其實才是最重要的事。從上古遺跡都是在山上,居民是往返海濱捕魚大概也是深知海嘯的危險吧(這是鴻巣先生說的,不是我的意見唷!!!小女子的意見都會標明清楚的!!!!)。這次可能是遭逢數千年、數百年才一次的海嘯,城鎮的防災基準是53年前智利地震引發的海嘯標準,但真正要反省的卻是為什麼不考量更早以前的災害紀錄?在記載中,明治二十九年,也就是約當地出現過數十公尺高的海嘯,昭和八年也就是約79年前的大海嘯都比智利海嘯更加嚴重,為什麼是以智利海嘯做為基準而非其他紀錄?實際上市人的記憶都是薄弱的,120年前的人已經不存在這個世界上了,經歷79年前地震海嘯的人也已經都很老了。如果現在不重視這些經驗,再過個二、三十年也沒有人知道這些事情了吧。也因為這樣,在災區擔任嚮導是有意義的,希望能不斷地將這些訊息傳達給兒子、孫子,甚至是其他的後代。這是自己的使命,對死者來說也是比較有意義的做法。有名的寺田教授(對不起我不認識…)說過「災害在被人們遺忘後會再重新發生」,將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因此希望大家能夠提高警覺。
  演講結束後提的問題也有點意思,有人問這次完全沒有任何作用的防波堤,未來是否還是會繼續建造?又,是否考慮像荷蘭一樣還地給大自然?鴻巣先生回答目前官方計劃再建8.5公尺高的防波堤,但是有另一派人認為若是考量到觀光因素,防波堤會破壞環境景觀,因此反對興建,所以到現在都還沒有結論。問題回到防波堤到底是要防什麼?縣負責人認為防波堤起碼可以保護一些基礎設施,所以有其必要,但鴻巣先生自己覺得目前應該先考慮把居民遷到靠山的地方。其次,南三陸町和荷蘭不同,沒有那麼廣闊的平原地,但終究是該思考將人口往高處遷移。
  另一個人問的問題是受到地震相關因素影響而死亡的人為什麼不被列入官方統計中?鴻巣先生的答覆是官方行政認定有嚴格的標準與定義,會說死於地震相關因素的人數加上直接因為地震、海嘯死亡或失蹤的人數加起來一定超過千人,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實際的情況,還有許多其他死者存在。特別是在災後老人受到的影響非常大,有些人失去求生的意志(日本稱為生活不活潑病),因此災後特別重視訪視、溝通等工作。行政工作有一定的定義,不符合那個定義但個人仍然感覺到災害影響。許多人問「地震過後要兩年了,復原了嗎?」,心靈上的傷痛要治療好是非常花時間的…








  就這樣,一到南三陸町氣氛就變得非常嚴肅,一行人繼續默默地往吃午餐的地點移動。中午用餐的地點是相當漂亮的觀洋飯店,可以看到南三陸町美麗的海岸,湛藍沉靜的水面彷彿這裡未曾發生過嚴重的海嘯一般,真讓人五味雜陳。後來才知道觀洋飯店其實是今年五月才恢復重新營業。午餐還是非常好吃,目前還沒有吃到難吃的一餐(只是飯太多(是要說幾次...),還好沒有變胖。




  吃完午餐拍完照片,在飯店剛好看到兩本佐藤信一拍攝的「南三陸から」,兩本相片記錄了從震災當日到震災滿一週年的那一天,三百多張相片,有些景象讓人一看就心痛,但卻有更多充滿希望與未來的畫面。完全沒辦法抵抗,決定帶著這兩本書回到臺灣,做為給自己造訪南三陸最好的紀念品,歡迎親朋好友翻閱。
  下午,開始參訪南三陸町沿岸重災區。每車有一名「口述人導遊」陪同,告訴我們他們的故事。今天陪伴我們的是芳賀女士,53年前的智利地震海嘯奪走了她的祖母跟表妹,在三一一地震前,芳賀女士在家中開設和服教室,女兒在家教授鋼琴,但因為海嘯她中失去了居住十年的房舍,也失去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在講述海嘯過程時常常眼泛淚光…「年紀大了淚腺比較發達」芳賀女士這麼說著,邊擦眼淚邊繼續講解2011年3月11日下午發生了哪些狀況。不得不說今天下午的紀錄我寫得相當痛苦,一邊聽著講解一邊抄筆記(有些筆記已經看不出來到底在記什麼了),一邊努力拍照留下紀錄,還要一邊努力讓臉不要因為止不住的眼淚扭的太誇張,即使到現在將筆記整理成文章的現在,還是痛苦的不得了。接下來,為了有身歷其境感,盡可能讓文字故事跟圖片搭配一併出現。
  經過海岸邊,芳賀女士跟我們說這個地方本來是許多人前來衝浪的地方,在地震後再也沒有人到這個地方來了。發生海嘯前,海水退到相片中地平線所見之處,規模、威力之大,不是一般可以想像的。


  沿途經過兩個摩艾像,是智利政府贈送給南三陸町友好及重建的象徵(因為地震引發海嘯影響南三陸町非常嚴重啊…)。


說真的感覺有點複雜,看到被毀壞成一片空地的鎮中心,又看到聳立的摩艾像,不明白防災象徵真正防了什麼啊……………

  車子接著來到南三陸町立戶倉小學校開始介紹,戶倉小學在這次災害中相當難得的是因為校方、老師處理得當,在校學生沒有一個被海嘯捲走喪生的。當時該校建造新的體育館才剛落成,但還來不及使用就毀於海嘯了。第二張圖就是當時小學校所在的位置,現在臨時道路就從學校跟後山中間穿過。地震發生前一天學校剛好舉行過防災訓練,地震發生後老師斷然決定帶著學生們到後山的「五十鈴神社(いすずじんじゃ)」避難,也因為這樣才能避免海嘯造成慘重的傷亡。在海嘯發生後,老師們叫避難的小孩「閉上眼睛,不要看!」,但因為海嘯發生太大的聲響,小學生們還是看到許多讓他們心理蒙上陰影的影像。而且這些小孩大多數都住在附近的住宅區,地震發生後海嘯發生前有父母前去接小孩回家,但就這樣父母與小孩都在其他老師同學的面前被海嘯沖走了。




  舉目所見的海濱將來會建起七公尺高的防波堤,目前仍然在建設中。這裡的海港本來是牡蠣的生產地,應該堆滿去下的牡蠣殼,而今堆放在此地的卻是一堆又一堆海嘯過後留下的瓦礫。現在仍有五十五萬噸瓦礫尚待處理,即使每天處理九十五萬噸也要經歷兩年才處理的完這些廢棄物,還有部份現在是委由附近的栗原市幫忙處理。芳賀女士說,每次聽到新聞報導中說到地震、海嘯造成的瓦礫有多少,心中總是一陣難過,「那個不是瓦礫啊…那是我們的家啊…」。





  這裡就是他們的家園,不管曾經擁有多少,剩下的就只是這些了。芳賀女士高舉以往的榮景,說如果我出身的地方、我的故鄉像是圖片上這個樣子,我很樂意把這裡介紹給大家,但是這裡在海嘯後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志津川每年到秋冬都是捕鮭魚最好的季節,現在卻沒有辦法去捕他們了,在外地的小孩都說以前想吃魚只要回家就有好吃的魚可以吃,現在也沒有辦法了。「為什麼不搬家呢?」有些人這麼問,但愛海的人終究還是愛著這個地方。芳賀女士雖然也曾有想搬家的念頭,但她的孫子問她「搬家的話我的朋友呢?也一起去嗎?」,因為這樣芳賀女士決定繼續居住在這裡,因為孫子有未來也有希望啊。以往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再看到故鄉變成這個樣子以後也願意回到故鄉來工作,希望能讓故鄉早點恢復成以往的樣子。


  就這樣,我們繼續搭車往更沿岸的區域移動。地震後,南三陸町沿海地層下陷,滿潮時海水不斷倒灌到沿海地區的土地上。海邊的景色一片荒蕪,但仍可見重建工作一步步的進行著。




  這裡傳統上在過年時到寺廟領取住持製作的剪紙,祈求平安幸福。因為有這樣的傳統,現在城鎮沿岸豎立許多剪紙圖樣的立牌,舉辦相關祭典,也是為了祈求未來的幸福吧…


  以往著名的白沙沙灘,現今堆滿消波塊,往日沙灘、遊人亦不復存在。

  鎮內體育館在地震、海嘯過後成為重要的避難處,當時由各地前來避難的災民超過千人,造成館內空間相當不足,但即使待在走廊上許多人也寧可待在這個地方,因為活著的人很可能會到這裡來,只要待在這裡就有機會可以趕快和失散的人會面了。災後倖存者往往抱持這樣的心情,只要屍體還沒有找到就天天到各個避難所找尋,天天抱持著希望「啊,雖然不在這裡,但他可能就在那裡吧…」,一日一日的找下去。在避難所時同時也是非常緊張的狀態,因為空間小,又有心理上的壓力,人跟人之間很容易會有誤會,總是要非常小心的生活。


  城鎮靠山區的地方以往被認為比較不方便,這次海嘯受到的影響也比較小,現在還留有一些以前的商店跟建築。

  下圖房舍旁蓋著藍色布的地方,就是當時海嘯水位的高度。


  接著巴士再往海岸邊,以前是市中心的地方走,途中經過加油站時,芳賀女士說「我的家以前就在後面,我不敢看…」,於是別過頭去,待通過那個地區後才繼續解說,這種場面實在讓人非常非常非常難過。再往前一段路後,映入眼簾的是著名的南三陸町防災對策大樓。看過相關報導或是24時間テレビ的人應該很熟悉…防災大樓最著名的就是遠藤未希的故事。防災大樓位在志津川醫院附近,當前年地震後發生第一波海嘯前,遠藤未希仍舊盡職的廣播「目前已發布大海嘯警報,請至高處避難」,直到海嘯來臨,遠藤未希與其他工作人員的身影就這樣消失在海嘯之中。最後,該棟建築物中僅有十名相關工作人員存活下來。遠藤未希喪生時只有24歲,芳賀女士說道在發生地震海嘯前三、四天還與遠藤未希小姐見過面,如今想起來仍彷彿是昨天的事。過幾天發生大海嘯,在緊急避難時,芳賀女士遇到遠藤未希的父母時說「我聽到未希的聲音了」,沒想到未希的母親說「我們到處都找不到她…」,芳賀女士非常震驚,但也只能說「一定能在哪裡找到的」。最後證實未希小姐遇難,她的屍體直到同年夏天(五月)才被發現,是由手上的飾品確定是她本人。



  芳賀小姐說,她的兒子在23歲時因為意外不幸喪生,很可以理解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雖然有時候感覺自己非常不幸,但每天關在房間裡哭也沒有任何幫助,所以決定為了死去的人活下去。加上至今仍有一些人的屍體找不到,她算是比較幸運的,兄長與妹妹的屍體都順利找到了。今年開始參加口述人導遊的工作後,雖然每次回想地震海嘯時收拾東西一直逃一直逃的情景還是覺得相當害怕,憶起失去的家園、親人、朋友仍存有相當多的悲痛,但在導遊的過程中也獲得很多鼓勵,非常感謝大家對南三陸町的支援,希望總有一天南三陸町能恢復以往的景像。
  最後我們到了南三陸燦爛(さんさん)商店街,位在這個商店街的店家同時也擔負籌畫、舉辦「福興市集」之重任。燦爛商店街也是臨時建築組成,今天下午風非常大,雖然沒有下雪,但是還是非常冷。在這種環境下開設商店街真得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



  一行人在這裡買了不少當地產品,當然還買了一些適合送人的點心或土產,希望收到的人會開心。或許只是很少的錢,但總希望或多或少支持努力復興的人們。宮城縣的重建計畫長達十年,前三年都還在修復期,災區修復計劃仍以災害廢棄物處理為主,也還有相當多人居住在臨時住宅中,希望這些地方能夠順利復興自己的家園。

  活動結束後再次回到古川,開始下起大雪。沿路體力不支大睡,睡醒就到了吃晚餐的地方,吃完晚餐後抵達晚上下榻的商務旅館東北INN。




  其實就是以前的東北東橫INN,但因為種種原因從本來的東橫獨立出來,房間設備等硬體基本上跟東橫都一樣~晚上自己一個人一間房間,覺得這種感覺好熟悉,彷彿回到自助旅行的狀態,在東橫度過一天又一天的晚上,思考開心或煩悶的心情。

  差別只在團體行會收到很多小點心,剛好又跟東海的學弟在同一組,食科系的學弟請吃他們系上老師跟明治產學合作的成品,人好好!!!

  今天晚上除了趕網誌,有個蠢蛋出國前寫完工作報告但卻忘了上傳,所以只好趕最後一天邊傳圖邊重打TA報告,這故事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拖久都沒好事。出國還是火燒貓屁股,大概天底下也就我這個笨蛋。


2 意見:

黃米奧 提到...

這麼傷心的文章中看到摩艾像,不知為何讓人很想揍他 = =

雅玟 提到...

同感。

張貼留言